
資訊中心
(金井茶園)
茶圣陸羽《茶經》記載: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”。4月20日,谷雨,每年一度的茶界盛典-中華茶祖節在長沙舉行,人們相聚共祭茶祖炎帝神農氏。80后茶業創二代“金井茶葉”總經理周宇,也來到了現場祭祖祈福。而家里,他的母親叮囑做茶的師傅一定要給她留出十來斤清明茶和谷雨茶,留作自家人飲用。祭祖制茶,這是茶人在谷雨節氣里頗有儀式感的信仰。
(右一,金井茶葉總經理周宇)
周宇望著自己生機勃勃的茶園說,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很神奇,特別是對于農業而言,注明了什么節氣干什么農活。不管什么天氣,節氣一到,農作物生長狀態就不同。茶葉是季節性很強的產品,驚蟄、清明、谷雨,不同節氣的茶葉會呈現完全不同的狀態。谷雨前雨水充分,芽頭長得比較粗壯,是最受市場歡迎的茶葉。而谷雨之后,茶葉的葉片較大,雖然品質還可以,但外形就欠佳了。在立夏之前還會有些芽頭,但立夏之后,就幾乎沒什么了。
(手工制茶)
周宇的父親周長樹是金井茶葉的董事長,也是我省“十大杰出制茶師”,12歲就開始在自家作坊炒制綠茶,代代相傳的綠茶制作工藝,閉著眼睛都可以做得出來。目前金井茶的手工茶制作被評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。金井茶廠有一棟六十年代磚木結構的老房子,周宇便用來專門展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。墻壁用原木重新裝修后,便煥發著生機,但樓上的棟梁都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,泛黃發黑的木頭仿佛講述著這幾十年以來金井茶人的故事。老房子內羅列著兩排整齊的鍋灶,用來手工制茶。而一旁擺放著的數個不同時代使用的揉捻機,則向人們展示這些年來制茶工藝的發展歷程。
(手工制茶)
據了解,明朝萬歷年間金井所產白露茶已為當朝御供,清朝時期茶葉貿易也相當繁華。1958年,在毛主席“上山下鄉”的號召下,金井人發揚悠久的茶文化,建立金井茶廠。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,茶廠的經營十分紅火,在全國名噪一時。然而市場經濟浪潮中,金井茶的發展遭遇危機,九十年代末甚至瀕臨破產邊緣。在創二代周宇剛剛接班時,發展也比較艱難。不過在08年金井茶葉迎來了轉機。這一年,金井茶葉被評為湖南省茶葉行業第一個馳名商標,知名度被再度打響,銷售開始翻倍增長。如今,金井茶年產6000噸,一部分內銷北上廣深和長沙,一部分外銷歐盟和日本,在湖南省位列前三位。
經營改善之后,周宇對茶園進行升級改造種植有機茶,采用殺蟲燈和黃板,用物理的方式防治蟲害,建立灌溉自動化。他新開了茶園,自己種植5000多畝,更是帶領幾萬戶老百姓加入有機茶的種植行業,給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,如今金井茶的合作種植面積高達8萬多畝。與此同時,周宇也對茶葉生產設備進行了擴充和升級。
(茶文化中心體驗茶文化的孩子們)
周宇說,未來的目標是把金井茶園建設成為長沙市配套設施最齊全,最漂亮,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茶園。“西湖有龍井,長沙有金井”,讓金井茶再度輝煌!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
Copyright ? 2015 湖南金井茶廠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湘ICP備13001588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長沙